一、怎么判斷歌曲是大調還是小調?
從和弦可以判斷。
多數情況下,曲子第一個和弦和最后一個和弦是該調的主和弦;如果是以弱起小節(或稱不完全小節)開頭,曲子末尾也最終會落到主和弦上。
這時,根據主三和弦根音和三音之間的音程判斷,如果是大三度(即包含5個半音)則為大調,如果是小三度(即包含4個半音)則為小調。
二、怎樣判斷歌曲是大調還是小調?
一般來說大調給人歡快的感覺,而小調則有悲傷的基調,在音樂色澤上有明顯的區別。這跟音符和聲旋律的走向、組合、音的排列等有關,有固定的格式。比如說,基本的,在同一個音起始的主和弦中,大調的主音(那個第一音)和第三音呈現“大三度”位置,而小調則是“小三度”。相差這半度聽上去感覺就完全不一樣啦。因為這些是固定的,所以不同的人聽來也都會落到同樣的反映區間,而不會偏差到把悲傷聽成是快樂,所以用音樂色澤的分辨來判斷大調小調,是大體上可以的。
不過有時大調的曲子也可以作成悲傷的,舉個熟悉的例子,流行歌曲里邊“發如雪”“如果的事”“菊花臺”都有人認為是傷感的音樂,卻都是大調的。更具體準確的方法,就要從音的排列格式等來看啦,就如我前邊說的,最明顯的主音和第三音是“大三度”還是“小三度”,也就是說第三個音是相比較而言高一點還是低一點。如果是西洋的音律,小調的第七個音通常是升半度的,比有同樣升降符號的大調(就是它的關系大調)第七個音多升了半度。比如C大調是沒有升降符號的,它的關系小調A小調也是,而A小調的第七個音在西方的和聲小調中卻是升半度的,就是#G(從A往上數A,b,c,d,e,f,#g是第七個音)。這個在聽上去的效果有點震心,(嗬嗬當然每個人的理解不同),有點略帶不和諧的美,好像揪心配上傷感的基調,有時出來忽然有點唐突卻帶來很好聽的色彩感覺,有這樣情況的就是小調了。而大調的傷感一般是通過旋律柔美產生的,不會有這種突然升上去的第七音帶來的感覺。
樂理上來講,分別有12個大調和12個小調,就是12對,擁有12個不同的起始音,就是鋼琴上的5個黑鍵和7個白鍵。不同的小調有不同的音作主音就是通常結尾的音,la主音結尾的是A小調,然而A大調也是。這樣一組同一主音的調叫平行大小調。所以用這個方法不能準確判斷調子哦。
三、化蝶是大調還是小調?
化蝶是大調曲子。
我們知道,一般歌曲最后都會結束在主音上。調式音階主音上方的三度音跟主音構成的是大三度音程,就是大調。主音上方的三度音跟主音構成的是小三度音程,就是小調。比如最后的結束音是A,如果音階A上方的三度音是C,就是小調。如果A上方的三度音是#C,就是大調。
而化蝶的結束音在5(soI)音上,與開頭音相同,因此是大調式曲子。
四、童話是大調還是小調?
是一首大調歌曲。
《童話》是著名歌手光良演唱的歌曲,由光良親自作詞作曲,光良想要通過此曲傳達“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有一個童話”的訊息,只要懷抱信念,堅持下去,我們均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。這首曲子風靡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大陸,被廣為傳唱。
五、賽馬是大調還是小調?
是F調大調,內弦是低音6,外弦是中音3。
《賽馬》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,系1964年第四屆“上海之春”二胡獨奏比賽中的新作品。樂曲以其磅礴的氣勢、熱烈的氣息、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。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,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,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。音樂在群馬的嘶鳴聲中展開,旋律粗獷奔放。由遠到近清脆而富有彈性的跳弓,強弱分明的顫音,描繪了蒙古族牧民歡慶賽馬盛況的情形。
六、格桑拉歌曲文案?
格桑拉歌曲是一個舞動的靈魂,格桑拉歌曲能夠陶冶我的情操,不僅這樣,我還學到了很多基礎的音樂知識,所有的音符都像一個個跳動的精靈,是多么的活潑可愛,所有的歌曲都讓人愛不離眼,聽不離耳,讓我們一起去靜靜的欣賞格桑拉歌曲吧!
七、天路是大調還是小調?
天路是小調。歌曲一開始的主和弦是613,是一個小三和弦,所以主和弦是613(小三和弦),是小調式,民族調式羽調式。
《天路》是一首抒情性的歌曲,旋律特征鮮明,西藏風格典型突出,音樂素材簡約凝煉。作曲家并未照搬套用藏族民歌旋律,而是將骨干音調的高低長短重新排列組合,使人聽上去新穎別致。《天路》前奏第一小節的純五度跳進音型,但是,印青連續在羽調式主音上方三度音和下方二度音作了短暫延留后,突然將五度音大跳至下方八度,再上行回落主音,顯得更開闊、明亮又撼動人心。
八、不染是大調還是小調?
不染(電視劇《香蜜沉沉燼如霜》主題曲) 是一曲小調歌曲。
九、a和聲小調是西洋大調還是?
a和聲小調是由a小調的第七級音升高半音而得。而a小調是一個基于A為主音的音樂小調。所以它是一種小調式。
小調式,也叫小調,是西洋調式的一種,和大調式并稱為西洋大小調,從歐洲傳入中國,所以我們習慣地叫做西洋大小調。
因此a和聲小調是西洋小調式的一種。
十、天空之城是大調還是小調?
天空之城,是和聲大調曲式結構。